对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两点思考

分类:从业心得    时间:(2014-11-24 16:30)    点击:286

  

  按照我国《行政诉讼法》第65条第3款的规定,行政机关拒绝履行人民法院行政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适用措施。对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措施,是指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强制行政机关履行人民法院生效的行政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的具体执行方法。对行政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所涉及的执行内容,常见的是行政赔偿和返还财物。其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只能是人民法院的行政判决、裁定和赔偿调解书。

  一、在行政强制执行中,人民法院如何强制划拨行政机关的存款

  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采取的划拨,是人民法院在行政机关拒不履行金钱给付义务时,通知金融机构对行政机关存款强制拨付给行政相对人的一种直接执行措施。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65条第3款第1项的规定,人民法院判令行政机关向行政相对人给付金钱,行政机关拒不履行,人民法院采取强制划拨措施,只适用两种内容:一是行政机关应当归还的罚没款,二是行政机关应给付的赔偿金。人民法院通知金融机构划拨时,应当向金融机构提供强制划拨裁定书、协助执行通知书、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副本等有关材料。金融机构接到通知和上述材料后,经审查无异的,必须按人民法院的要求给予办理。如无故不协助划拨,人民法院可以按照《行政诉讼法》第49条规定,以妨碍行政诉讼论处,追究其单位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二、在行政强制执行中人民法院能否对行政机关处以罚款

  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迟延罚款,是行政机关因拖延行政裁判法律文书指定期限,人民法院对其处罚一定金钱,促使其履行义务的一种临时性强制措施。其特点是:

  1、以行政机关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义务为前提。这里的“期限”一般是指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行政裁定书、赔偿调解书中规定的履行期限,不指执行通知书中指定履行期限。也就是说,从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行政裁定书、赔偿调解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处以罚款。这是迟延罚款的时间界限。采取迟延罚款措施是针对行政机关有履行能力而故意不履行义务而适用的,如果行政机关暂时缺乏履行能力或因其他客观原因而不能及时履行的,不得采取迟延罚款。

  2、处罚内容是一定数额的金钱,并按日计算。处罚的内容是特定的,即金钱,并非其他财产或物品。《行政诉讼法》第65条第3款第2项规定,对行政机关迟延罚款,按日计算,从规定期满之日起,处以50元至100元的罚款。人民法院在这个幅度内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一个具体的数额,通知被罚行政机关交纳。在确定罚款数额时,既不能低于这个幅度,又不能超逾这个幅度。低于这个幅度,达不到促使履行义务的目的,高于这个幅度,其超出部分是无效的。

该文章已同步到:
发表评论
匿名:
验证码:   匿名评论
温馨提示: 张国权律师提供“行政诉讼  拆迁安置  劳动纠纷  合同纠纷  消费维权  债权债务  ”等法律服务。
如果您有法律问题可以点此咨询张国权律师,张国权律师会为您的法律咨询提供解答。
您也可以拨打张国权律师的电话进行法律咨询:15690839011,咨询时说明来自法帮网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张国权律师网
FABANG LAWYER
法帮网首页 | 法律咨询 | 信阳律师 | 信阳律师事务所 | 法律知识 | 法律专题 | 法律法规
张国权律师主页,您是第92811位访客